岁月峥嵘,红色文物因历史厚重而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红色记忆在代代相传中更加光彩熠熠。“溯影寻踪,再忆峥嵘”活动以一件件真实的红色文物为切入点,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以此在触摸历史中寻悟初心,在精神洗礼中汲取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故事之中,感受真理的伟力,信仰的光辉。
1919年留日回国的陈望道接受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的翻译邀请,立即返回家乡杭州义乌分水塘村开始翻译工作。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陈望道的一生波澜起伏,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真理追求者的赤子之心、忠贞之志。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译本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开端,以甘甜的真理之泉,浸润人心,成为大批有志之士的信仰之源,更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前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红色文物中不仅承载了那段峥嵘岁月中先辈留下的痕迹,更传递着信仰和坚守的力量。新时代青年,应当读原著悟原理,用真理的源头活水灌溉信念,大步前进;应当学习陈望道不畏环境恶劣和任务困难,全身心投入追求真理的实践的可贵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