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工作 > 本科生工作 > 员工活动 > 正文

员工活动

精神普照光——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小马悦读”系列推送世界读书日特辑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4-04-23

书中有无限远方

书中有岁月人间万象

书中字字句句可以成为交响

春日,一本书,一次光合作用

和我们一起读本好书

开启你的人间四月天

卸下心中的烦恼,获得新生的力量

正值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英国威廉希尔足球官网本科员工会特举办“小马悦读”系列推送世界读书日特辑活动,鼓励本科小马们广泛阅读、交流感悟,以期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氛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吧!

姜羽凡

“或焚香听雨,或明窗展卷,或酷暑熏凉,或寒室生春,四季不同的焚香雅趣,人生清欢常在……”

——《岁时香事:中国人的气节生活》

闻香识时节,香凝岁时味。香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的交错融合,是古人观察自然的美学视角,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人智慧。这种对自然的尊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在历史岁月中化作烟云袅袅,在赏香品香的文化传统中代代相传。书香盈盈,于明窗展卷,望纤云弄巧飞鹊炉,嗅秋梨熏染帐中香,焚香听雨,以舒幽情。香,有五味,有冷暖,亦有时节之用。焚香默坐侯冬至,香印消尽梦惊蛰,香药两宜明立夏,木樨香生拜秋分。根植于自然周期蕴藉于民族模因的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传统,于缕缕微香中传递过去、指引当下、连接未来。香气氤氲,意蕴悠长。燃一品幽香,寻文化之根脉,养生命之馨香。

刘远婷

“‘盖棺论定’讲一个人生命的完结,却不能讲一段历史完结。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常说殊途同归,殊途永远无法同归。无终结的历史。无终结即一切的终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苦难辉煌》

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瞬间都是永恒,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未来。历史并非理想中那么华丽灿烂,却是朴素真实。《苦难辉煌》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遗憾,也看到了历史的灿烂。它不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叱咤风云的领导人物,也为那些鲜为人知的名字留了一席之地。一只船、一把枪、一封信,都是历史大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数的尘埃沙砾锻造出了如今的中国,如今的世界。或许,只有真正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未来吧!

蔡洁

“屈从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要比千百次胜利有意义得多。”

——《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是一部成长主题的半自传体小说。成长的路上是自我的博弈,是冲破人生藩篱,是打破人性各种枷锁……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接纳和成就自我的过程。在这条充满艰辛困苦的成长之路上,内心逐渐成熟的菲利普开始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原来接近善良真诚的时候才最是快乐,踏实靠谱地活着才是真自由。务实,真诚,善良,勇敢,积极……所有优秀的品质和认真的态度都是打开人性枷锁的钥匙。

徐如梦

“以不畏生死之躯,铸就国之盛强。”

——《红日》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它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史实,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涟水,山东莱芜、孟良崮的三次战役为主线,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书中的人物鲜活而动人,他们的命运交织,如同天空中的云朵,时而明朗,时而阴沉。红日于书中的象征意义深远,它是希望的代表,是坚持的颂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曲折,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强大。生命犹如红日,虽然短暂,却能照亮整个世界,燃烧自己,带给他人温暖。我们应如红日般坚定地闪耀,身处黑暗也坚守光明。每一个人都是生命中的红日,都有责任和使命,要用自己的光芒点亮前行的路途,让生命在闪耀中绽放。

朱桐墨

“我想彭伯就像一只萤火虫,他没有很大的企图,没想着照亮什么,他只是静静发光,却无意照亮了远方好多人。”

——《我的朋友来自1918》

“死亡,不是瓢泼倾盆的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广东东莞人谢翠屏在2010年接触到了麻风康复村,此后加入了泗安医院康复中心,成为一名专门服务康复老人的文员,并和那里的老人们成为好朋友。“人就像书上的芒果,熟了,生虫了,自然要掉下来。”后来,老人家们一个一个离开了,但翠屏舍不得他们,她将与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写成了一个个或感动,或忍俊不禁,或令人心头酸涩的故事,这本书便是她为他们留下的痕迹。在阅读中,通过她细腻又温暖的行文,我们会认识种了一院子玫瑰花的刘大见;喜欢制作美食的张献;喜欢画画和帮助别人的彭伯……他们是那么鲜活,那样可爱,他们的故事也同样温暖着每一个阅读的你我。

王家豪

“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列列朝晖之时。”

——《我与地坛》

初识史铁生,是在《秋天的怀念》,我深深地被他的母亲对他的爱感动。当翻开《我与地坛》,我以为会是他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但细细品之,却是对生命的思考和面对苦难的乐观心态。命运从未偏袒过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双腿残疾,在北海公园的菊花盛开后却无缘与母亲一同欣赏……这些都成为史铁生心中的一道道疤痕,但他没有放弃,在地坛,他孤独而又灿烂地走出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一切既是结束,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面对苦难,史铁生在书里这样说道:“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对于困苦,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抱怨,而忘了当下重任,理应是放平心态,解决问题。困难于我们,似是逆水行舟,若不尽力划桨,终会被水流冲走。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想都大同小异,唯有沉下心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洪智画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或者,我是如何在本该保持沉默时开口,却在本该说话时闭上了嘴巴。我们需要的是一场革命,一场自我们童年起就一直扮演的那种古老、脆弱的角色的颠覆。女性需要——埃米莉需要——从托词中解放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人。表达意见,采取行动,蔑视顺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在小说中,主人公有一个疯狂又偏执的父亲,一个总给“我”希望又令“我”彻底绝望的母亲,一群亲密又疏离的兄弟姐妹们,一个充斥着暴力、控制、背叛、无知、迷信的家庭。在这可怖的泥潭里,“我”该向谁寻求帮助?“家人”吗?印第安公主吗?在一次又一次地逃离后,“我”告诉镜子中的自己,别再奢望别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谢昀哲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人间最美是清欢》

流光度,恍如倏,多少曾经的当下,多少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化作了脑海里浮现与虚无之间来回伸缩的掠影。它们不可触摸,不可重温,徒留一道道宽绰幽深的岁月鸿沟。但是,往事虽逝,却在沉淀中润泽人心,如酒酿般日渐醇厚,即使它永不复现。在历经生活的打磨和淬炼之后,回首彼时,我们便获得了一种历经千帆过后充实而又坚毅的情怀,在光影流转中,于世间踱步徐行,岁月静好,少一些名利虚荣的争夺,洗濯贪欲无厌的污垢,摘下圆滑世故的面具,让人心多一份单纯和美好,彼此交融,纵使繁华虚饰,喧嚣浮沉,可一个浅吟低唱如月光般纯洁温柔的灵魂,又怎能被尘世所俘获?我想,这该是每个人心之所向却难以得到的人生吧。

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读书有利,利民、利国、利天下。人生漫漫,总有一句话,能安抚你的灵魂;总有一本书,能陪伴你的一生。愿每位本科小马都能与书相伴,与书同行,在书中看见自己,在书中读懂人生,在书中参透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