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芳,1962年12月出生,现为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大学组织权力、制度、合法性;国内外卓越大学建设及评估政策。 一、高等教育经历 1981.9-1985.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生,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2.9-1995.7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系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获史学硕士学位2001.9-2006.7 威廉希尔 行政学院 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二、主要工作经历 1985.7-1988.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福利处工作 1988.2-2000.5年北华大学基础部工作 2000.5至今 在威廉希尔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2004年被聘为教授,201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至今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2013年4月-2021年12月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党总支书记。 三、主讲的课程 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等教育学”、“外国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教育论著读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专题”、“论文写作方法与指导”;为博士研究生开设“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四、主持的科研项目 2008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欧美大学学术组织及学术权力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DIA080130);2009年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东亚大学学术权力模式比较研究——以中日韩三国大学为中心”(项目编号:09YJA880052);2009年主持威廉希尔跨学科研究项目:“东亚大学学术组织及学术权力模式研究”;2014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东亚高等教育卓越计划及其制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101);2014年主持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基于985高校”;2013-2022主持浙江衢州市等政府部门委托的多项横向项目。 五、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江苏高教》《复旦教育论坛》《教育发展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山东大学学报》《威廉希尔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高校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管理》《黑龙江高教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等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4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转载、转摘20余次。 (一)CSSCI期刊 1.西方名校“活力”探源,《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1(0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05)摘文;《人大复印资料》2001(04)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2.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2(0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06)转摘;赵俊芳独立。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3(04);《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03(05)摘文;《人大复印资料》2003(09)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4.宏观视界下的大学特征,《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04(06);《人大复印资料》2005(04)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5.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5(12),赵俊芳独立。 6.英国高等教育的科研评估,《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6(03),王旭 赵俊芳。 7.大学学术权力的多元形态及理想诉求,《高等工程教育》(cssci)2008(01),赵俊芳,刘黎莉。 8.论大学学术权力,《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8(02);《人大复印资料》,2008(05)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08(04)全文转摘;赵俊芳独立。 9.“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威廉希尔学报》(cssci)2008(0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10)全文转摘;《人大复印资料 社科总论》2008(12)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10.高职院校信息教育动态均衡模型研究,《情报科学》(cssci)2008(04),李生京 赵俊芳。 11.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危机及应对范式,《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8(05);《新华文摘》2008(06)论点摘编;赵俊芳独立。 12.讲座制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评价,《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9(03),赵俊芳独立。 1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9(04);《新华文摘》2009(17)全文转载;王胜今 赵俊芳。 14.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及经验,《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09(10),赵俊芳独立。 15.我国大学教授会的“应然角色”与“实然缺失”,《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0(05),赵俊芳独立。 16.西方名校活力再探,《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0(06),赵俊芳独立。 17.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0(0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02)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2010(12)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18.欧美大学组织模式比较研究,《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0(09),赵俊芳独立。 19.转型期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变迁,《福建论坛》(cssci)2010(11),赵俊芳独立。 20.资源汲取及西方名校活力,《教育研究》(cssci)2010(12);《新华文摘》2011(09)论点摘编;赵俊芳独立。 21.美国大学商业化寻理,《江苏高教》(cssci)2011(03),赵俊芳 李国良。 22.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内在冲突及路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1(09),赵俊芳独立。 23.高校教学评价——“学术人”与“行政人”的博弈,《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2(05),赵俊芳独立。 24.国外高校科技研发的组织形态及驱动力量 ,《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2(11)赵俊芳独立。 25.中日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比较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2(19),赵俊芳独立。 26.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研究,《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3(01),赵俊芳 姜检平。 27.日本“COE计划”的阶段演进及制度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3(06),赵俊芳 姜检平。 28.《现代大学教育》的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4(01),赵俊芳 江帆。 29.转型期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及其制度超越,《江苏高教》(cssci)2014(01),赵俊芳独立。 30.《大学教育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NKI(2003-2012)数据,《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4(02),赵俊芳 安泽会。 31.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的研究热点与作者分布,《人口研究》(cssci)2014(03),赵俊芳 王媞。 32.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热点及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4(05),赵俊芳 安泽会。 33.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的制度实践,《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4(11),赵俊芳 王海燕。 34.我国大学制度研究热点、趋势及理论基础的知识图谱分析,《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4(09),赵俊芳 姜帆。 35.21世纪以来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量化研究,《高校教育管理》(cssci扩)2015(01),赵俊芳 齐芳。 36.中国大学专利活动的问题考察及对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5(01),赵俊芳 李国良。 37.基于2003年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5(02),赵俊芳 施婷。 38.基于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江苏高教》(cssci)2015(03),赵俊芳 殷可敏。 39.基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5(05),赵俊芳 叶甜甜。 40.高等教育行政科学化譾论,《黑龙江高教研究》(cssci扩)2015(06),刘爽 赵俊芳。 41.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6(01),赵俊芳 刘艳红。 42.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研究,《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6(05)赵俊芳 崔鸣哲。 43.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6(06),赵俊芳 崔莹。 44.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反思——基于中韩政策的比较,《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6(07),赵俊芳 车旭。 45.日本“全球coe计划”研究,《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6(09),赵俊芳 周天琪。 46.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6(05),赵俊芳 崔莹。 47.韩国“WCU计划”实践及论评,《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6(10),赵俊芳 安泽会。 48.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J大学为《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6(10),马利凯 赵俊芳。 49.社会科学博士学术发展力研究——以三学科60名博士为研究对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7(02),赵俊芳 于倩倩。 50.中日大学专利活动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7(08),赵俊芳 李国良。 51.论大学学术权力,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7(01),赵俊芳独立。 52.日本社区学校的肇始与嬗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2017.(09),姚舜 赵俊芳。 53.我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8.(07),赵俊芳 崔莹。 54.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省思——以“哈军工”办学实践为例,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8.(07),赵俊芳 刘硕。 55.治理理论视域下民办高校发展的三重困境及其路径探析,高校教育管理(cssci)2018(03), 刘爽;赵俊芳。 56.高考改革社会风险评估与规避机制刍议——基于权力监督与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9(07);《新华文摘》2019(10)全文转,赵俊芳 刘艳红。 57.“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大学课程超市的困惑及其超越,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9(04)赵俊芳 葛庆贺。 5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回溯及评价,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9(0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12)全文转,赵俊芳独立。 59.韩国产学合作先导工程探略,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9(10),赵俊芳 崔鸣哲。 60.一流大学异地办学的生成逻辑与增值效应,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9(04) 赵俊芳 王博书。 61.日本国立大学监事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论析,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20(03),梅士伟 赵俊芳。 62.我国高等教育70年盘点及未来发展建议,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20(04)赵俊芳 刘玲。 63.韩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的运行逻辑及优化,江苏高教(cssci)2021(08),赵俊芳 崔鸣哲。 64.持续改进师范类专业认证之“四重奏”,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21(02)赵俊芳 李卓。 65.后专业主义视域下的学科更新及新文科建设,山东大学学报(cssci)2022(04);新华文摘2022(24)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2(10)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66“集群”与“主导”:德国卓越大学战略的实践路径片,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22(09)赵俊芳 董媛媛。 67.英国“教学卓越框架”政策实施的双重动机及其互构,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22(12)赵俊芳 韩若晴。 68.日本“大学教育再生加速计划”政策的实践,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23(07)赵俊芳 张景萱。 69.学科的三维视界及新团队建设进路,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23(07);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01)全文转摘,赵俊芳 许高蕊。 70.模式与经验:澳大利亚“大学科研商业化行动计划”江苏高教(cssci)2023(07),赵俊芳 刘可馨。 71.国际化背景下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变迁,社会科学战线(cssci) 2024(03)赵俊芳 加娜尔。 72.加速转型与多元发展:法国“多元卓越计划”的行动路径与实践逻辑,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24(07),相博文 赵俊芳。 73.包容性:荷兰后科研评估动向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24(10),赵俊芳 董塬煜。 74.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现实悖论与优化路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2025.(02)。赵俊芳 范家宝。 (二)南大中文核心及转载转摘 75.我国高校R&D效益的计量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中文核心)2019(07),赵俊芳 郑鑫瑶。 76.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存废之争及其启示,黑龙江高教(中文核心)2024(01)赵俊芳 李露露。 77.“自性”教育的迷失,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2(09),赵俊芳独立。 78.后专业时代大学学术讲座的历史使命,《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6(07);《新华文摘》2006(21)论点摘编,陈秉公 赵俊芳。 79.近20年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07(05);《人大复印资料》2007(09)全文转载;赵俊芳独立。 80.大学学术权力的实践特征,《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8(02),赵俊芳独立。 (三)报纸理论版和学术报 81.近代教育史上的“留洋冷”,《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9月17日,赵俊芳独立。 82. 明采借与大学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年3月17日,赵俊芳独立。 83. 人文社会科学的后专业转向,《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年11月20日,赵俊芳独立。 84. 若即若离的大学与城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4日(学府B—07),赵俊芳独立。 85. 形成“研而优更优”的社会理想,《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18日,赵俊芳独立。 六、出版的学术著作及教材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威廉希尔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专著合著等5部。《论大学学术权力》(独著)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东亚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合著,一作)2016年威廉希尔出版社出版;《老年教育学》(合著,一作)2017学习出版社出版。主编《中外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威廉希尔出版社出版,《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报告》威廉希尔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七、获奖情况 获得省部级奖励共8项。其中,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论大学学术权力》(2015年);获得吉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西方名校活力探源》2004年吉林省政府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2007年吉林省政府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大学学术权力》2014年吉林省政府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吉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次:《人文社会科学的后转业转向》2010年吉林省政府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2012年吉林省政府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高考改革社会风险评估与规避机制刍议——— 基于权力监督与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2022年吉林省政府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吉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次:《近年来我国学界心理学研究的误区》2001年吉林省政府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